焦点速看:被誉为“民族艺术之花”的苗族蜡染文化
(相关资料图)
民族是我们中国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,也是我们中国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,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。苗族的蜡染文化是为生产者自身需要创造的文化艺术。那么,大家对于苗族的蜡染文化是否了解呢?
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!
溯源与传说
苗族蜡染历史悠久,很多地方都流行有《蜡染歌》(古歌),叙述蜡染的起源。早在秦汉时代,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,据《贵州通志》记载:“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,既去蜡,则花纹如绘”,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“阑干斑布”。
宋代五溪地区的“点蜡幔”(蜡染)已很盛行。明、清时代,黔中一带苗族也多用蜡染衣料。民国年间,蜡染盛行于湘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,而以贵州的丹寨、安顺、郎岱(今六枝)、普定、惠水等地技艺最高。大多数地区都将蜡染成品作衣饰,湘西地区则用作床单、帐沿、枕巾等。
丹寨县、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,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坏境中,这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,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。按苗族习俗,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,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。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,她们自己栽靛植棉、纺纱织布、画蜡挑秀、浸染剪裁,代代传承。在此状况下,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、婚姻节日礼俗、社交方式、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。
主要工艺
蜡染实际上应该叫“蜡防染色”,其灵魂是“冰纹”。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、丝、棉、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,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,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,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。如果仅仅是蓝地白花也不算稀罕,那和蓝印花布没什么两样。蜡染的灵魂是“冰纹”,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,是一种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。
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。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(蜡笔)、瓷碗、水盆、大针、骨针、谷草、染缸等。此外,蜡染还有制作蓝靛和发染缸等工序,各道工序前后连接,构成一套完整、成熟的技艺和操作规程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纺织品的种类不断丰富,蜡染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。而伴随旅游业的发展,精致的蜡染手工艺制品正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,同时也亟待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。
您可能也喜欢:
民族文化:蒙古族的由来
民族文化:满族的由来
民族文化:汉族的由来
民族文化:东乡族的起源
知识综合
更多百科综合
更多
山东订婚习俗及传统礼仪
- 06/09 山东订婚习俗及传统礼仪
- 06/09 具有地域特色的兰州订婚习俗 全球实时
- 06/09 山西订婚习俗有哪些程序
- 06/09 每日热门:菏泽订婚习俗有什么规矩
- 06/09 各具特色的福建订婚习俗_环球快看
- 周星驰电影食神为什么被禁?食神电影剧情详细介绍
- 阿坝一家人里面的依娜结局是什么?电视剧阿坝一家人剧情简介
- 如此可爱的我们电视剧情简介 黄橙子谈宋是哪部电视剧的角色?
- 苏婉妍秦凌天是哪部电视剧的角色?恋爱之前爱上你剧情简介
- 八集定律指的是什么意思?韩剧相关知识介绍
- 电影伊阿索密码的主要演员有哪些?伊阿索密码剧情介绍
- 电影狗眼看人心解析 狗眼看人心剧情简介
- 焦点速看:被誉为“民族艺术之花”的苗族蜡染文化
- “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”-汉族服饰文化
- 世界焦点!民族医学奇葩:畲族医药
- 看点:最盛名的“土家族交响乐”-打溜子
- 异彩纷呈的土家族织棉文化
- 每日聚焦:土家族独特的传统婚俗“哭嫁”
- 土家族的古老乐器:咚咚喹_前沿资讯